广州老年人读大学 八成不愿毕业
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日期:2015-01-12
近日,高校大学生们翘首以盼的寒假即将开始,然而,广州却有一群“大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假期并不期待,他们就是正在上老年人大学的“学生”们。与大多数在家照顾儿孙、打麻将、看电视的老人不同,这群老人每周风雨不改到学校上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大学“留级”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但这群“大学生”读了一年又一年,换了一届又一届,甘当“留级生”,有一些“元老级”学员在校已超过12年!
据悉,在广州,这个群体有3万多人,年龄在50~90岁不等,相对于全广州133万的老年人口来说,这个数字仅占总数的不到3%。
走访
广州超3万老人在读“大学”
“老师,我这个靛青你看看是否加得合适?”“老师,我的作业完成啦”……这是日前记者在广州市老年人服务中心开设的老年人大学看到的情景。这节课是“山水基础班”本学期最后一节作业课,学员们都用心构思,争取在学期末交出一份漂亮的“作业”。
“年轻时没什么机会好好学习,现在退休了、有条件了就想补回来。”已经在学校学了两年的张姨对记者说,能重新坐在教室里学习觉得好满足,仿佛回到了青春时期的读书时光。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像张姨一样退休了才回到学校读书的老年人并不少。据悉,目前全广州有各类老年大学共36所,普遍招收的是50~70岁的退休老人,广州地区已有超过3万名老人在读。
但是,据广州市民政局公布的2013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数据显示,广州户籍老年人目前已超133万,占户籍人口的16.03%,相对于这个庞大的群体,实际上只有不到3%的老年人有机会享有老年教育。
入学门槛低,学费也较低廉
除了入学门槛不高,老年人大学普遍学费都比较低廉,不同课程一学期的学费从100多元到几百元不等。
“平时没有强制性的作业,也没有期末考试,甚至没有考勤制度。” 广州市老干大学教务科庄科长表示,尽管管理相对宽松,但是老年人上课的热情很高,自觉性很强,“上课基本上没有人缺席”。
记者还了解到,老人大学除了开设传统的歌舞、绘画、保健养生等课程外,近年来专业越来越趋向多元化。记者在广州市老干大学2014~2015年的招生简章看到一些特色专业,例如“电子相册制作及应用”、“摄影图像处理班”、 “会声会影提高班”、“电脑动漫创作”等,“现在老年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一些新开的专业也越来越有技术性。” 庄科长介绍说。
市老干大学辟海珠新校区
位于下塘西路的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是整个广州地区办学规模最大的老年大学,每个学期开设90多门课程,目前全校学员共有11452人。
“但现在学位数远远不够。”庄科长表示,像唱歌、跳舞、乐器等一些传统热门专业以及一些新开的课程都必须采取类似少年宫“摇号”的方式来招学员。
“超过八成的学员进来学校学习后就一直留在这里继续学,不愿意毕业。”庄科长表示,“有一些身体好的,将近90岁还坚持来上课。”
庄科长还透露,为了解决当前学位不足的问题,广州已决定将位于海珠区晓园路123号的原广州医学院南校区划作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新校区之用。据悉,新校区面积有40000多平方米,比下塘西路老小区大好几倍,“可能会在今年内逐步搬迁一部分到新校区,届时学位紧张的问题将得到一定缓解。”
专家观点
社区化办学或是破解之道
面对当前老人教学学位紧张的现状,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特约研究员黄元才指出,现在老干部大学和老年大学跟养老院一样只能满足很少一部分人,如何将老干部大学和老年大学的办学更加社会化、多样化,发挥更好的社会效果,需要创新思维去探索。
黄元才认为,社区化办学或是以后一个重要方向。他指出,美国有众多社区老年中心与社区学院,老年人在其中学习艺术、文学、历史、手艺。广州市的社区建设在逐步完善,社区基层组织非常热心,老干部大学及老人大学完全可与社区联系,利用社区现有条件和设施结合老干部大学人才与专业优势,办力所能及的专业,为广大社区老人服务。
“与社区结合办学及社区养老服务结合,可以先挑选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社区进行试点。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固定或不固定、有偿或无偿,专业上从少而多,深度上由浅而深,由点到面,摸索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广。”黄元才说。
学员故事
79岁老学员“留级”12年
79岁高龄的古伯已经在广州市老干大学的英语班浸泡12年了。“我是2002年开始来到老干大学学习英语的,从基础班、提高班,一直上到专修班、研究班。”古伯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从事的工作是外贸行业,英语懂得虽然不多,但还是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退休后觉得,如果不保持学英语,以前所学的很快就会忘记。”古伯说,身边像他一样退休后还来学英语的老人有很多,“现在老干大学有十几个班,专业包括出国英语、日常口语、旅游英语等,不同基础、不同学习目的的老年人来到这里,都能找到相应的课程。”
古伯告诉记者,他们当中部分学员还成立了英语俱乐部。每周四下午,俱乐部成员都会齐聚一堂,举行一次全英文的交流课。
老年人学英语有多大用处?在古伯看来,除了偶尔去国外旅游时能用来交流外,在家还能指点孙子孙女学习,“语法我懂得不多,但是阅读文章的能力,他们比不上我!”古伯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