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老年友善医疗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发布日期:2024-08-19
老龄化发展趋势下,老年友善医疗如何做?8月8日,在“老有所YI,有AI相伴”2024中国老年友善医疗发展论坛上,来自学界、业界的各位专家“问诊”老年友善医疗建设,开出一系列“药方”:“改善软硬件配备,加强医护人员队伍,持续倡导老年友善文化”“老年友善医疗,不光是技术,更是理念”“以科技赋能医疗,以人文温暖人心,构建全龄友好健康服务体系”……
会上,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蚂蚁公益基金会|蓝马甲联合发布了《老年友善医疗微改造需求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因就医流程复杂,超九成受访老人需要陪诊,过半受访者认为老年友善医院建设需要提升。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指导,南方都市报社、蚂蚁公益基金会|蓝马甲联合举办。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秘书长刘金刚、展览推广部主任、办公室副主任高鑫丽出席了此次会议。
现状:
老年人就医存5大困扰、5个“需要”
近七成受访老人认为医院指引不清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深,老龄人口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显著增加。自2020年起,国家卫健委便着手推动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创建,截至2022年年底,已取得显著成果。然而,随着老年人口结构的多样化和需求的个性化,现有的适老化服务能力仍有需要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在看病用药等关键环节,老年人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
老年人就医有哪些困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深有体会,过去三年多,照护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身份有所转变,他过上了北大教授+24小时照护者的双面人生。在他看来,老年人就医面临五大困扰:搞不懂、找不到、走不通、等不及、住不上。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医院就诊流程复杂、医院全面信息化后老人无法适应新的数字技术、老年人的生理和认知衰退等等。
会上,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与蚂蚁公益基金会|蓝马甲联合发布《2024老年友善医疗微改造需求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调研2000余位老年人,总结了老年就医中的“5个“需要”。
调研数据显示,由于就医流程复杂,95.4%的受访老人需要陪诊。第二,55.7%的受访者认为老年友善医院建设需要提升。第三,是智慧医疗服务普及需要加强家庭代际沟通,因为家属们教的可能不是老人们常用的功能。第四个“需要”,是智慧医疗服务需要更简便。第五,老年人数字健康素养水平需要提升,超八成受访老人认为提升数字健康素养水平很重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超七成受访老人曾受网络营销诱导买药困扰。调研中,患有肺结节的杨爷爷反馈称,在网上搜索相关的医学知识作治疗参考时发现,网上信息真假难以分辨,他也曾听信、使用网络“偏方”。“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规范网络问诊,过滤不实信息,提供更多高质量互联网医疗服务资源。”杨爷爷说。由此看来,医疗科普工作亟需加强。
解法:
长辈们开出老年友善医疗提升5大“药方”,
过半受访老人建议专业医务社工进社区
如何让医疗更有温度,老年人更有“医”靠?研讨会现场,多位学界、业界专家支招老年友善医疗建设。
“欲化解这些难题,除了软硬件的改善,和医护人员队伍的加强,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医院要持续倡导老年友善文化。”胡泳这样呼吁道,他建议,一是在医院里开设老年人专属“绿色通道”很重要,二是呼吁大力开展有资质的家庭医生或者护理员上门服务老人,特别是针对失能失智老人。《报告》中老人们对友善医疗环境提升也提出5个“要”建议。第一,智慧终端要简化操作;第二,指引标识、用药说明书要更清晰;第三,老年医学科要更多落地,希望挂一次号、看多种病的“一站式”医疗服务更多普及;第四,在挂号、智能设备操作两方面增加人工服务;第五,智慧医疗科普、医疗助老服务要进社区。
值得注意的是,各方正发挥自身所长,探索形成有效路径,服务社会所需。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秘书长刘金刚表示,在推动老年友善医疗建设过程中,南方都市报充分发挥智库媒体优势,链接各方优势资源,展现新时代媒体的责任与担当,从细节入手、向实处着力,不断增强老年人就医的获得感、满足感。刘金刚还提出倡议,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老年医疗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在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服务。“老年友善医疗不仅是医疗服务模式的革新,更是对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践行。”他如是说。
利用好技术能力,也是数字时代赋能老年友善医疗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秘书长韩军在研讨会上指出,为了让老有所医、老有所依,需要积极探索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为老年人创造更多的健康福祉。他提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率,让老年人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关注。
蓝马甲已经在行动。据了解,蓝马甲行动助老团队从“地标”出发,在广州口腔医院等一批10+家医院进行“老年友善”医院“微改造”。蚂蚁公益基金会蓝马甲行动专项基金管委会主任王亦菲表示,除了硬件升级,蓝马甲依托蚂蚁集团技术能力,在部分医院,试点“三个一”一体化数字就医服务,包括:1套AI医疗服务产品体系、100集健康视频、10支数字体验官队伍,创新构建院内院外全覆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其中,研讨会现场发布了“i守护”小程序,有智能健康监护和个性化AI健康管理报告等功能。
展望:
以科技赋能医疗,以人文温暖人心
共建“老有所YI,有AI相伴”发展图景
持续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是一项长期工程,如何用科技赋能,构建一种长期有效的机制,去推动我国老年友善医疗环境建设?未来发展路径又有哪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老专家协会副会长唐钧在主题演讲中提出,老年友善医疗要从社区做起,一是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配备、利用和升级,让老人不出小、社区就能看病拿药,医生也有时间提供上门就医服务;二是要在社区里形成一种机制,形成一支队伍,既要有健康照护工作者,也要有社会照护工作者,还要有大量志愿者。
在圆桌交流环节,老龄产业协会、老年医学界、社会学界、业界等代表也针对上述问题从多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田丰指出,数字时代,老年人的智慧就医场景不再局限于医院,看病往往从家里就开始了。因此,针对老年医疗的公益服务需要拓展到家庭、社区、医院等,而这样的多场景联动背后,医生、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如何打通至关重要。未来,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以技术手段串联多场景,赋能全场景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应当是公益行动发力的下一个方向。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展览推广部主任、办公室副主任高鑫丽认为,智慧康养产业在老年医疗产品更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上都展现出巨大潜力。一方面,随着AI、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应用,老年医疗产品逐渐向智能化、精准化、便捷化方向发展,能够预测潜在的健康隐患,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为后续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可提供远程医疗咨询、健康管理和紧急救助,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医疗需求,实现了专家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远程交流互动,提高了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利用效率。
蚂蚁集团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高级产品专家杨海弘也表示,业界正在探索如何通过技术力量给老年人提供更多便捷性。今年他们通过AI大模型的能力,在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推出了“健康管家”产品,旨在将其打造为24小时随叫随到的健康助手,能够帮助老年人解答就医过程中各类问题,比如通过症状疾病推荐医院医生,或者通过云端挂号,找到药品说明或指导,“我们希望能让老年人在医院里少跑一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