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媒体关注 --> 阅读

伊密:机构养老与社区服

 来源:百家讲坛 发布日期:2010-09-27


  主讲人介绍

  伊密,中国社会科学院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1985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调入北京老龄协会至今。长期从事老龄理论与实践工作。主要学术成果有:1995年发表的《关于中青年人在家庭中供养照料老年人现状的思考》被“中国老年学研究十年成果”评为“优秀奖”;1997年《老年护理产业化势在必行》获“第二界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2000年发表的《社区——接过家庭照料功能的第一棒》获“中国人口学会与社会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内容介绍

  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1.3亿人。老龄问题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家庭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而,使整体的社会格局,有了深刻的变化,使延续了上千年的反馈式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一个极大的冲击,养老方式越来越走向社会。社会化养老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在本次讲坛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老龄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伊密,在近20年的老龄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就机构养老与社区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完善社区服务是推进我国社会化养老的主要途径。伊密说,好多人觉得社会化养老,就是到养老院去住,养老院才是现代化的养老方式,其实这是错误的,机构养老不等于社会化养老。伊密提出,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应该结合我国上千年的家庭养老传统,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使社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这种援助之手直接进入家庭,向家庭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使老年人能够在家里,得到全方位的照顾,使家庭中的子女以及其他成员,能够摆脱沉重的负担,将主要的精力,用于国家的建设,通过带动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使老年人充分分享到社会发展成果。

 全文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内容是《机构养老和社区服务》。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就是说目前我们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1.3亿人,和日本的总人口相当。到了(2049年)的时候,就是咱们共和国建国100周年的时候,老年人口是多少呢?正好相当于建国时的总数,四亿五千万。2025年的时候北京市是每三个半人当中,就有一位60岁的老年人。就是这样一个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有人问我说,你在做什么工作。我说研究老龄问题。当时就有人说,老龄问题有什么可研究的,不就是研究带老人去看电影吗。但是今天我们再来提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大家就会非常清楚的,人口老龄化是事关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等多个社会问题的综合体。那么我还要强调的是,我们目前还是只是处于一个老龄化的社会,而并没有进入高龄化社会。所谓高龄化社会,就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一定比例后,那么他们要求家庭和社会所提供的帮助将更多,那个时候,老龄问题才真正地显现出来。因为8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他那个生活自理程度不足50%,就是说平均每个人到他临终的时候大概是有1.99年是要卧床度过的。那么我们大家都知道,家里有一位老人,如果躺在床上将近两年的时间,整个家庭成员的生活都会被打乱。

  那么这20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重大成果,因此这个整体的社会格局有了深刻的变化,使延续了上千年的这种反馈式的这种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一个极大的冲击,那么现在老年人开始考虑的是谁来养老,在哪儿养老,谁来照顾我的晚年生活。我们北京市在2000年的时候做了一个大规模的抽样调查,那么其中就问老年人,你生活当中最担心的三件事是什么?第一件是经济问题。第二件就是说怕自己生活不能自理。第三件就是怕没有人照顾。他们生活当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没人陪同去医院看病。这是老年人生活中面对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那么1998年的时候,北京市还做了一项调查,我们调查了相当一部分中青年人,就是说问他们你们在照顾老人生活方面有些什么样的困难?那么33%左右的中青年人说他们照顾老人有很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呢是没有时间,精力不够,经济压力太大,工作压力太大。这是中年一代的反映。老人,我们了解到他们非常心疼自己的儿女,那么同时又感到非常忧虑。所以在我们问到老年人,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养老的时候,老年人是这样回答的,第一个是为了不给子女添负担。第二个是仍然是这个给子女减轻负担。然后呢表示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愿意住到养老院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养老机构。这个1999年的调查我们发现,表示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愿意住进养老机构的人是多少呢,是占老年人总数的6%。那么老年人的这种选择,我认为一方面是出自于自己对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很多人觉得这个社会化养老,就是到养老院去住。养老院才是现代化的养老方式。到那里以后,可以丢掉一切家务的烦恼,一起玩,一块玩,所以把它想成一种东方的伊甸园。我只是说根据我常年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我觉得真正能够下决心,并且住到养老院的老人,可能只占老年人总数的1%这是我个人的认识。为什么呢?大多数老人一般是在生活不能自理了,而且必须需要提供长期的医疗帮助的情况下,他才会真正下决心住到养老机构当中。当然呢也有一小部分人,比如说经济状况很好,住房条件很好,身体也不错,还有子女,他也住在养老机构当中,但是他真正入住养老机构的原因,他内在的深刻的原因是什么?可以说我们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不了解为什么他会住进养老机构。而且中国人比较含蓄,一般自己内心的很多想法和感受是不愿意告诉公众社会。我觉得我们很多老年人做出这种选择,当时是出于一种情感选择,就说完全是觉得好像应该减轻一下子女的负担。如果我们像在做所有事情的评判的时候,我们拉出一张表,比如说住养老公寓,养老院等等,你觉得好处是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是什么?我们把它列出一串来让他逐项地,一个一个地细心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的话,我觉得恐怕真正选择住养老机构的人仍然是少数。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老龄事业,尤其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的关心,已经说是做了很多的努力。不仅政府投入了相当一部分的资金,而且鼓励各种经济成分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养老院,或者叫养老机构。到2002年的时候,我们仍以北京为例,一共是有各种养老机构319所,床位总数大约是1.8万张,也就是说平均每一百个老人当中有一个床位,是这样一个数量。那么现在呢,大约养老院里有60%的床位是有老人住的,40%几的床位是空闲的。

  养老院床位的空闲,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造成。一个是地域分布不合理。就以北京为例,城区当中60%的老年人居住在城区当中,但是他所拥有的床位总数不足35%,而30%几的农村老人却占有了床位的总数的60%多。也就是更多空的床位是在农村。就是过去的养老院。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过去老龄化问题不突出,所以对城市养老院的建设非常地少,那么老年人急剧增加之后,就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这样相继建起了一些养老设施,那么它的设施条件普遍比较差一些,很难满足老年人的对这种环境的要求。那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分类不清。名称的叫法没有经过统一规范的界定。想叫老年公寓,就叫老年公寓。想叫老人院就叫老人院。那么到底它所具备什么样的服务功能。老年人并不清楚。所以很多老人说,他到了很多地方去想入住的地方,真正去的时候,这儿也不能收,那儿也不能收,种种原因不得(不)又回到家中。还有一点呢就是我们感觉到,就是说现在参与为老服务机构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普遍偏低。还有一点就是收费偏高。因为它规模非常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所以价格比较高。我们调查发现呢,就是说他真正入住养老院的时候,他个人的收入只能承担费用的60%,而40%的费用是需要子女补贴的,那么,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觉得就是从人本主义的角度考虑,也就是说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之后,他的很多东西需要改变。比如说作息时间。那么在家里呢,老年人可能非常随意,我想坐着就坐着,想躺着就躺着。我今天想晚点起来,我就不必起一个大早。另外比如说房间的布置。那么就是说一般来说,都是一个固定模式。大家整个机构里面,这一个机构里都是统一的。还有一个就是尊严。老年人的尊严受到一定的干涉。也就是说,你的独立性减少,你是处于一个被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因此你要服从这个工作人员的安排。我曾经见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的工作人员进入老人房间的时候,推门就进。这是不够尊重老年人的,老年人仍然具有隐私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亲情。因为你住在养老机构当中,子女们相对来说比较放心,就是说有养老机构在照顾我的父母。他可能因为工作忙,或者因为心理上比较轻松一些,探望的时间会减少,因此老年人会生活在一个与亲情、天伦之乐相距遥远的这样一个环境当中。老朋友、老同事、老邻居来往也都在减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家来想一想,有哪一个老人在他晚年的时候,愿意离开他的子女、孙子女、他的老邻居而住进目前来说条件比较好的这种宾馆饭店式的养老机构当中呢?所以,我发现有的老人一开始他愿意去,表示愿意去,等他的子女带他真正去看过之后他就不再去了。国外一些比较发达国家的人士在我们访问或者做学术交流的时候,不断地提示我们,说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中国的老龄问题解决了,那么世界的老龄问题就有希望了,因此你们在制定本国养老政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你们老年人的特点考虑到你们的长项,家庭养老,而尽量少走弯路避免我们西方现在又回过来回归家庭、回归社区的这种做法。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呢就是说我们再来看一下家庭养老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应该说中国家庭养老的状况处于一个喜忧参半的状况。也就是说我们仔细地来想一想当今的老年人,至少你们平均子女是有三个到四个,这是平均子女数,还有一个呢,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大约65%左右都是在70岁以下,应该说多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他们完全有自己的生活能力,甚至是娱乐,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并不需要得到别人的全方位的帮助。我们曾经搞过一个调查,就问老年人你觉得在哪儿生活好呢?其中60%以上的老年人明确表示他喜欢和子女在家庭中生活。那么他所列的好处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生活有人照顾。第二个是热闹。第三个是不孤独。第四个是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第五个是生活很丰富。第六个是开销少。大家都知道合着过日子是比较省的。所以老年人考虑问题都是非常非常实际的。那么我们还了解到46%子女他能保证每周和自己的父母见面达到4次以上,就是说不低于4次。那么老年人邻里之间的交往,就是互相在一起聊天的每周达到4次的人数占多少呢?占32%。因此老年人在家庭当中所得到的那种欢乐亲情与安慰,在老年人生活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就是说这种好处我们千万不能低估它。我个人认为,就是人到了晚年的时候,他对家的这种依赖性是最强烈的,对家庭生活的渴望也是非常强烈的。人老的时候,我认为最怕失去的是什么?就是失去一个家。咱们中国有句古话“叫落叶归根”。那么生活在海外的老年人晚年的时候希望能够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作为我们老年人希望能够和子女、孙子女生活在一起,这对他们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当然,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到来,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那么在若干年以后,家庭对老年人的照顾的确存在着很多很多的问题。今后应该怎么养老?是需要我们今天需要认真探讨,研究、规划的时候。而我们现在呢就是急于动员或者号召老年人住到养老机构当中。我觉得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家呀给老年人这种安慰是任何一个多好的机构都不能代替的,都不能给予的。因此呢我们应该更多地宣传、鼓励老年人生活在家庭当中,但是家庭面临的困难并不是没人管了,该怎么管呢?这就是我下面要讲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社区服务问题。我觉得社区是接过家庭养老、照料功能最好的阵地。

  关于什么是社会化养老,它的内涵和外延所包括的内容是十分广阔的,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它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养老场地只是众多的社会化养老的一个单纯的场地问题。向社会化养老过渡并不意味着,就是抛弃,我们现在家庭养老的很多做法,而是通过社会、社区全面介入,使这种原来被封闭的大门被打开,也就是社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这种援助之手直接进入家庭,向家庭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使老年人能够在家里得到全方位的照顾,使家庭中的子女以及其他成员能够摆脱沉重的负担,将主要的精力用于国家的建设。通过带动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使老年人充分分享到社会发展成果,社区可以说是100多个国家,就是全球有100多个国家都在积极开展的一项应该说是叫世界性的运动。社区发展的如何?它是作为评价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尺度,因此社区发展的情况如何,是社会化发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社区服务所涉及的内容也特别广泛。无论是大社区,还是小社区实际上都是一个社会,或者是小社会,或者是大社会。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实体。它有很多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说社区中的这种社会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的地缘、地域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文化的特征、人们情感心理的认同。并且呢社区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相互依赖性、多数原则和自治参与原则等等。我仍然是以北京市为例。近几年来北京市政府充分认识到社区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呢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全面地开展社区建设,在社区为老服务的这个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工夫,那么应该说在北京不少区县已经形成了为老服务的五个系列。这五个系列,第一个就是生活照料系列。也就是说老年人生活当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比如说购物、家务料理、电器修理理发、洗澡等等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社区的帮助来解决。还有一个就是医疗保健系列刚才咱们前面讲了老年人生活当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看病难,因为没有子女陪同,又排很长的队。那么现在通过这些社区的医疗站呢,老年人可以就近解决一些比如类似于高血压、糖尿病。一种还有老年人常见的一些多发病基本上可以在这里得到解决。第三个系列就是精神慰藉。精神慰藉呢,我们不少社区建立了我相信咱们老人可能都熟悉,就是聊天站。很多老年人就是感觉到孤独苦闷的时候,可以到聊天站和你的老朋友一块聊聊天,甚至诉诉苦,发泄一下自己在家庭中的这种不满。而且我们有陪聊员,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提供一些积极的、引导的、咨询性的这样的服务。那么第四个就是文体活动系列。文体活动系列就是通过比如说有棋牌室、健身室,还有图书阅览室。另外还组织我不知道在座的老年朋友是不是扭秧歌,秧歌活动也是很受欢迎的。这是精神慰藉系列。那么还有一个系列就是法律服务系列。法律服务系列这个咱们有司法调解员,定期地到社区里一个是宣讲老年法,讲一些比如说财产纠纷、家庭纠纷这样一些法律常识。那么老年人有什么困惑,有什么问题,可以得到法律的咨询服务,甚至是法律援助。那么很多虐待老人的案件是通过我们的社区组织逐级向上得到解决的。另外,民政部正在推行的星光计划也在积极地在全国普遍地开花结果。北京市利用三年时间内将全部完成社区的星光计划建设。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知道,星光计划就是现在我们大家都在买的那个福利彩票,福利彩票80%的收入是用来投资建设老年服务设施的。这样,我们首先在资金上有了来源和保证。那么它的目标是什么呢?就在社区当中要建有“三室一场一校”就是日间照料室、图书室、医疗保健室,还有一个老年活动场所和一所老年学校。这个建设应该说是一个最基础的建设,是为我们社区为老服务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开端。那么现在全北京市一共有家庭病床12600多张,为50%以上的老年人都设有健康档案,就是您的健康状况社区里的档案都做了明确的记载。还有就是我们现在很高兴,咱们北京市一共有3000余支老年自愿者队伍,有60多万老年人在开展这种自助性的互助服务。那么一帮一这种互助组,老年人结对子已经达到了17000对。我们还为9000多户就是身边没有子女,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别困难的老年人安装了应急服务铃。也就是说当您有什么意外的时候可以拽动这个铃,那么跟你结对子的这一家的人就会很快赶来。那么目前就是这个铃虽然是设备非常地简陋,也很简单,但是的确据我们所知,救了好多老人的命。就是心脏病发作的时候家里没有人,就是因为这个铃声一响,邻居及时赶到,送到医院挽救了他的生命。我们除此而外社区服务当中还设立了这种,比如说是老人饭桌,还有入户送饭。比如说您想订饭,然后今天您身体感觉不太舒服,不想到小饭桌去吃了,服务队会把这个饭送到你的家里。总之吧就是我们通过我的介绍我想大家可能基本上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况的了解。

  天津和上海在这方面工作做的非常好。我到天津去做调查的时候,我发现天津的一个养老院,他的社区养老院让我感觉到非常吃惊。他带我去他说这是我们的社区养老院。我进到一个大约10平米的房间只看见两个工作人员,我说你的老人呢,他说我可以带你看看。老人就是在他居委会里各自的家庭当中生活。那么他通过党员、居委会的干部积极分子、还有自愿者以及街道、社区所在的一些企业通过签定协议的方法,那么每一个老年人可以生活在家里,但是所有的困难都可以通过这个家庭养老院负责给你联络,提供最直接最便利的服务。这个我觉得这种方法是非常值得推崇的。而且我们在想如果一个老人住到养老院,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第一这笔入院的开销,房租、水电、服务费等等一系列的开销,对老人来说是一个不轻的负担。那么还有,就是说我们现在很多老人都拥有自己的住房,你住到养老院以后,现在因为这种房子的中介机构还不够健全,可能家里的房子空着呢,而你却要住到那儿去是一种额外的花销,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租赁房子。但是老年人可能有的时候会感觉到把这个家扔给别人有点不太放心,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总而言之吧,就是由于我们开展了社区服务老年人的一些基本生活问题可以在社区当中得到解决。可是呢由于我们中国遇到老龄化的这个问题的时间很短,大家想一想不足20年的时间,而像法国这样的国家它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一共经历了120年的时间。我们才有20多年的时间,所以老龄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事物。我们对它的认识就是说还不够全面,还不够深刻,因此我们的解决方法,肯定也不够健全。我觉得要大力地发展社区服务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抓住主要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我们的设施的建设,要有规划,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社区工作者那么他不仅要懂得老年学,还要懂得心理学、医学、保健、营养学、运动学等等。其实我们有的时候低估了这项工作。以为为老年人服务也就是反正你能有饭吃,衣服有人洗,不舒服量量血压,量量体温就解决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老年人一生的阅历非常丰富,到晚年他退出了主流社会之后有很多心理问题、情感问题需要得到外界的帮助,因为总之离开社会之后

  他相对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对社会发生的这样一个巨变缺乏了解,往往会产生一些郁闷孤独,甚至是痛苦。所以我们应该在为老年人服务的这种项目的设置上增强他的这种创造性、适应性和科学性,尤其对老年人的一些心理特征、情感要求和生活照顾内容,我还想说就是我们对老年人的了解还不停留在老年人本身的问题上。比如说我看到国外的这种统计就是有,比如这个老年人家族的健康史,因为大家都知道健康是跟遗传基因有非常大的关系,那么往往通过基因的研究,通过对家族这个人病情的了解和一些特征,我们可以更加就是间接地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还有一个作为社区了解,也就是老人和子女、亲戚、邻里的关系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比如说当一个老人有困难的时候,如果我们的社区工作者非常了解老年人,和他子女的关系,和他邻居的关系,那么所找来的这个服务对象,或者是帮助者肯定老人会感觉到符合他的要求,他会很舒服。如果说今天这个老人和在这个不舒服的时候找来那个人,或者找来这个子女正是他最看不上的,或者是有矛盾的,那么这种服务可能老人从心理上是不愿意接受。因此就是说我们对老年人的了解,应该是非常非常细致、非常非常深刻,绝不能只看到表象的。这老人的一个表面情况我们应该下工夫。通过我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去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老年人。另外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我们认为非常必要的项目而老年人则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多此一举。这就看来我们主观的这种去设定这种服务项目是很难满足老人要求的。那么老年人对社区的第一要求是什么?是入户,户里服务。也就是说实际上最需要的,就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还不愿意住到养老机构,子女照顾有困难的这样的家庭,是最需要得到帮助的。那么还有一个就是日间照料中心。这是老年人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社区服务项目。而我们现在对日间照料中心的理解我觉得有偏差。实际上日间照料中心更多的是什么呢?是应该把老人接来,接来之后首先是领着他们活动,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这里包括什么?很重要一部分是康复训练、康复活动。就是针对老人的特点开展一些对健康有益的,比如说徒手运动、关节运动。伴随着音乐做一些身体摆动这种健身的操、韵律操。那么实际上对老年人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另外,我们现在社区当中,需要改善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老年教育问题。老年教育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社会发展之后提出了终身教育问题,就是我们虽然人老了,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接收新鲜事物,知道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尽可能地掌握一些你能够学会和掌握的技能,去为这个家庭,为你的子女,为你的孙子女,为社会,为邻里哪怕是提供一点信息,讲解一个知识,告诉他一条国际新闻也是很有乐趣的事情。我们现在包括一些活动站,社区里面的活动站,还有一些单位设置的活动站,我觉得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在老年课程的设置上没有照顾更多老年人的爱好。我们大概比较多的就是书法、书画培训班、讲座,这个可能对一些老年人来说一方面经济情况不允许,另一方面可能这种爱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所以我觉得我们在社区里的老年教育可以开设一些通俗易懂的这种讲座,我们的教员不一定是专家、教授。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化服务它不应该是单一的、地域的概念。这个它有赖于社会资源的共享。这一点我们目前不是所有的社区都能够达到的,所以我们应该力争在今后的建设当中加强资源共享的这种整合性,使它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服务网络。比如说现在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电脑的普及。当你的困难在本社区得不到解决的时候,那么通过点击网络,以至请好医生都会实现。所以你在家里就可以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服务。我觉得就是我们社区发展当中还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就是我前面讲到的入户服务,就是说我们能够有一批比较专业化的队伍,他懂得最基本的护理常识,比如会注射,会给老人做这种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他对一些药品的使用有基本的常识会做简单的按摩,那么这种人,如果能够深入到户去为老人做护理服务的话,我想他的子女就可以安心地上班了。我们要强调一个问题就是,第一我们的社区服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应该是高的。他必须有一颗爱心,有强烈的责任感把他身边的老人视为自己的亲人。另外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在社区内老年人问题是不是解决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年人,你自己是不是关心或者参与了社区发展的建设。我觉得我们的老年人应该不仅把自己作为需要解决问题的客体,而且还要把自己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就说通过你的努力,很多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我们不要被动地,只是被动地接受服务,而是应该更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呢?就是说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它不仅使你的人格尊严得到提高,而且由于你的参与的作用,你的价值会被社会认可,会被你的邻里认可。所以我觉得在21世纪里,我们要告诉老年朋友,老年人的自信、自立、自强、自助的原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需要在全社会造成这样一种舆论氛围,就是老年人不是包袱。老年人仍然可以参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参与社会、社区的发展,使老年人的利益得到保护。

  那么最后我想说,就是说在今天这样一个现实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吸取国外养老已经走过弯路的这个经验教训,在当今情况下,我们更多的注意力不是去建更多的、各种各样的养老设施,我觉得现在的设施通过改造和利用是基本上可以满足老年人需求的。那么我们应该做出一个长远的规划,当高龄化社会到来,高龄社会峰值年到来的时候,我们能拿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健全的、高档次的这样的一些服务设施来服务于我们的老年人。还有,就是说我们在现今的情况下,我们倒是应该更多地注意建立起一些老人护理院,就是说不仅老年人在这里生活可以得到生活的照料,更重要的还得到医疗的护理。这是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去创造一个非常好的、安全的、舒适的、让老人感到心满意足的这样一个社区的大环境,使老年人在不离开他所熟悉的环境,不离开他的亲人,得到全方位的、来自于社区和社会的帮助,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一个根本改善。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2023年工作报告
 大家的家·北京阜外城心社区启幕
 《中国老年旅游发展报告(2023)》在…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赴陕西调研
 推动设计赋能 助力产业发展 中国老龄产…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组织动员会员单位支援灾…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和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向…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民政部
中国老年旅游网
中国离退休网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
中国老教授协会
人过五十网
央视喜乐乐
中国老年学学会
中国老年宜居养生网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