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产业研究 --> 阅读

老年群体社区服务需求分析

 来源: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发布日期:2014-01-03


  上海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2012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有367.32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5.7%。预计到2015年末,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将超过430万人,比例接近30%。随着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中国,传统观念和现实条件决定了目前仍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的情况下,社区服务在为老服务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本市老年群体对社区服务项目的需求情况,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近期抽取2248位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了老年群体对社区服务需求度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范围内选取若干个居委会,按每个居委会抽取10位60岁及以上居民的原则,以入户方式进行。调查共取得有效样本2248个。从调查样本的性别、年龄、收入、健康状况、户籍等结构看,样本分布比较符合本市实际情况,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分布


  二、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在问卷列出的医疗保健、生活养老、精神文化、工作四大类12项与老人关系较密切的社区服务项目中,受访者对医疗保健类服务的需求度*最高,达79.6 ,认为很需要“体检、保健知识普及”、“家庭病床、上门诊疗、急诊联络等服务”、“家庭医生”等3项医疗保健类服务的受访者均在六成左右。其次是生活养老类服务,需求度为69.7,认为很需要“老年助餐供应点”、“养老床位”、“住房修护、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4项生活养老类服务的受访者为四五成左右。精神文化类和工作类服务的需求度分别为64.6和48.8,很需要“夕阳红旅游”、“文体休闲活动”、“上门聊天看望”、“各类培训讲座”等4项精神文化类服务和“提供工作岗位和服务社区的机会”这项工作类服务的受访者基本在四成以下(见图1、图2)。

图1 受访者对各大类社区服务的需求度


图2 受访者对社区各项服务的需求度


  (一)医疗保健类服务需求
  1.近七成受访者很需要社区组织体检、保健知识普及服务。随着步入暮年,身体健康成为老人最大期望。因此,社区组织体检、开展保健知识普及服务需求度高达84.2,成为最受老人欢迎的服务项目,也是老人对社区服务需求度最高的项目。调查中,有65.4%的受访者很需要此项服务,29.7%需求一般,仅4.9%无此需求。
  2.逾六成受访者很需要社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诊疗、急诊联络等医疗服务。家庭病床、上门诊疗等医疗服务以家庭作为护理 、诊疗场所,可让病人处在比医院更熟悉、温馨的环境中接受护理和诊疗,更利于康复,既可减轻病人家庭财力和人力负担,又可缓解住院难现象,因此深受老人欢迎。此外,在老人突发疾病、身边又没有亲属的情况下,社区若能提供急诊联络等就医帮助,无疑缓解了老人燃眉之急。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此项服务的需求度为78.8,有61.6%的受访者很需要,23.9%需求一般,14.5%无此需求。
  3.近六成受访者很需要社区提供家庭医生服务。本市自2011年启动家庭医生制度试点以来,至今年3月全市共有13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家庭医生服务,有2277名家庭医生与374万名居民签约。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可享七项优惠服务,包括:由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评估后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并长期跟踪评价、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服务;可通过预约方式优先获得家庭医生门诊服务;可通过家庭医生绿色转诊通道优先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帮助预约专家会诊,并提供医学背景资料,提高会诊效果;在家庭医生指导下,签约慢性病居民可在一次配药量、配药种类上享有更便捷的政策等。调查显示,家庭医生服务较受老人欢迎。有老人形象地拿修车做比喻,认为大医院是大修厂,家庭医生服务则是负责日常养护的4S店。调查显示,受访者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需求度为75.9,有57.2%的受访者很需要,25.4%需求一般,17.4%无此需求。

  (二)生活养老类服务需求
  1.近五成受访者很需要社区设立老年助餐供应点。据了解,老年助餐供应点(以下简称“助餐点”)已连续6年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目前全市共492个助餐点分别为辖区内的老人供应午餐、晚餐。各区县、街道分别向助餐点提供一定数额的补贴。如在静安寺街道的8个助餐点,老人每顿饭静安区补贴2元,街道补贴0.5元,政府共补贴2.5元。由于有政府补贴,老人助餐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受到老人欢迎。调查显示,受访者对助餐点的需求度为70.2,有49.2%的受访者很需要,27.2%需求一般,23.6%无此需求。
  2.近五成受访者很需要社区增加养老床位。随着独生子女父母步入老年,“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使养老护理需求更为迫切。调查显示,受访者对社区养老床位的需求度为68.1,有46.7%的受访者很需要,26.8%需求一般,26.5%无此需求。
  3.逾五成受访者很需要社区提供住房修护、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住房修护、家电维修等服务,居民有需求的概率较小,可一旦需要,想找一家既信誉良好、又价格实惠的服务机构并不容易。社区若提供此类便民服务,无疑会成为多数居民的首选。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此类便民服务的需求度为75.9,有50.3%的受访者很需要,39.3%需求一般,10.5%无此需求。
4.近四成受访者很需要社区提供家政服务。很多社区为方便居民,同时为辖区内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将保洁、上门做饭等家政服务拓展为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受到居民欢迎。不少居民认为,通过社区聘用家政人员比通过家政公司聘用更让人放心。调查显示,受访者对社区家政服务的需求度为64.6,有38.3%的受访者很需要,34.9%需求一般,26.8%无此需求。

  (三)精神文化类服务需求
  1.逾四成受访者很需要社区组织夕阳红旅游活动。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社区离退休老人逐年增加。多数“低龄”老人身体仍较为硬朗,退休后又有大量闲暇时间,较适合外出旅游,但目前旅行社适合老人的旅游项目较少。社区开展专门针对老人、价廉物美的夕阳红旅游既可满足老人旅游需求,又可以结识同社区的老人,满足老人社交需求。调查显示,受访者对社区组织价廉物美的夕阳红旅游活动的需求度为68.5,有41.6%的受访者很需要,38.2%需求一般,20.2%无此需求。
  2.近四成受访者很需要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休闲活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度亦逐步提升。社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休闲活动既能丰富老人精神生活,又可给老人间交流提供了平台,使老人的退休生活更为充实。调查显示,受访者对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休闲活动的需求度为69.4,有37.3%的受访者很需要,49%需求一般,13.7%无此需求。
  3.逾三成受访者很需要社区经常组织人员上门聊天看望。老人闲暇时间较多,而晚辈需要工作学习,无法抽出大量时间陪伴老人,很多老人会有孤独感,特别是独居老人精神上更为孤寂。调查显示,受访者对社区组织人员上门聊天看望的需求度为64.7,有33.6%的受访者很需要,44.7%需求一般,21.7%无此需求。其中,独居老人需求度最高,达72.9,有46.4%的独居老人很需要,比其他受访者高出13.8个百分点。
4.逾二成受访者很需要社区组织各类培训讲座。所谓“活到老,学到老”,部分老人退休后会重新培养兴趣爱好,希望学习摄影、电脑操作等技能,参加舞蹈、唱歌、绘画等文体类培训;部分老人更注重养生保健,希望参加生活保健类的培训讲座。调查显示,受访者对社区组织生活、技能、文体等各类培训讲座的需求度为55.6,有23.5%的受访者很需要,42%需求一般,34.5%无此需求。

  (四)工作类服务需求
  近二成受访者很需要社区提供工作岗位或服务社区的机会。统计数据显示,至2011年,本市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达82.51岁,多数六七十岁的老人身体仍比较硬朗,可以继续发挥余热。特别是部分刚退休的老人,突然离开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对大把的闲暇时间难以适应,希望有机会继续工作,一则使生活更充实,二则可以增加收入。调查显示,受访者对社区提供工作岗位或服务社区机会的需求度为48.8,有19.1%的受访者很需要,33.8%需求一般,47%无此需求。

  三、不同老年群体需求差异明显
  (一)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需求差异明显
70岁以上的“高龄”受访者(以下简称“高龄受访者”)与60-69岁的“低龄”受访者(以下简称“低龄受访者”)相比,体弱多病的相对较多,生活自理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对医疗保健类和生活养老类服务需求更高;而低龄受访者则相对来说身体更强健、求知欲更强,因此对文化教育类和工作类服务需求度更高。
  1.高龄受访者对医疗保健类服务需求度更高。高龄受访者中,有62.2%很需要家庭医生服务,66.4%很需要家庭病床、上门诊疗、急诊联络等医疗服务,分别比低龄受访者高出8.5个、8.2个百分点。
  2.高龄受访者对生活养老类服务需求度更高。高龄受访者中,有54%很需要增加助餐点,45.3%很需要社区提供家政服务,分别比低龄受访者高出8.2个、11.9个百分点。
  3.低龄受访者对文化教育类服务需求度更高。低龄受访者中有47.5%很需要社区组织夕阳红旅游活动,40.8%很需要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休闲活动,27.7%很需要社区组织各类培训讲座,分别比高龄受访者高出14.4个、8.5个、10个百分点。
  4.低龄受访者对工作类服务需求度更高。有22.7%的低龄受访者很需要社区提供工作岗位或服务社区的机会,比高龄受访者高出8.8个百分点。

  (二)不同收入的受访者需求差异明显
  总体来说,除工作类服务外,收入较高的受访者对社区其他三大类服务的需求度也较高。
  1.收入较高,对医疗保健类服务需求也较高。月收入(包括养老金、退休金、各种补贴及来自子女或亲友的补贴或赡养费等,下同)在2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中,有62.6%很需要家庭医生服务,64.2%很需要家庭病床、上门诊疗、急诊联络等医疗服务,分别比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受访者高出14.2个、7.1个百分点。
  2.收入较高,对生活养老类服务需求也较高。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中,有50.8%很需要养老床位,56.6%很需要助餐点,41.3%很需要家政服务,分别比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受访者高出10.5个、19.3个、7.9个百分点。
  3.收入较高,对精神文化类需求也较高。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中,有45.8%很需要社区组织夕阳红旅游活动,41.3%很需要社区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休闲活动,分别比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受访者高出11.1个、10.3个百分点。

  (三)不同健康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受访者需求差异明显
  1.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越差的受访者,对医疗保健类和生活养老类服务的需求度越高。患有疾病生活只能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受访者中,有65.2%很需要家庭医生服务,71.7%很需要家庭病床、上门诊疗、急诊联络等医疗服务,52.2%很需要养老床位,54.4%很需要保洁、送餐、上门做饭等家政服务,分别比身体健康行动自如的受访者高出11.1个、14.5个、8.7个、20.3个百分点,比身体状况一般生活基本能自理的受访者高出4.2个、4.8个、1个、11.4个百分点。

  2.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越差的受访者,对需要具备一定体力的夕阳红旅游、文体休闲活动的需求度越低。在患有疾病生活只能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受访者中,有21.7%很需要社区组织价廉物美的夕阳红旅游活动, 26.1%很需要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休闲活动,分别比身体健康行动自如的受访者低23.8个、14.8个百分点,比身体状况一般生活基本能自理的受访者低15.9个、7个百分点。

  (四)城镇和农村的受访者需求差异明显
  1.城镇户籍受访者对生活养老类服务需求度更高。城镇户籍老人与农村户籍老人相比,收入相对更高,对生活养老服务的需求度也会更高。城镇户籍受访者中,有52.8%很需要助餐点服务,49.3%很需要养老床位,分别比农村户籍受访者高出10.4、7.3个百分点。
  2.农村户籍受访者对精神关怀和工作类服务需求度更高。很多农村老人所住的房屋为宅基地房,独门独院,与邻居的交流没有社区居民方便,如果没有家人作陪,会比城镇居民更觉孤单。此外,很多农村低龄老人身体还很硬朗,在没有退休工资的情况下,希望能找份工作多赚点钱以备今后养老之用。农村户籍受访者中,有39.2%很需要社区经常组织人员上门聊天看望,23.4%很需要社区提供合适的工作或服务社区的机会,分别比城镇户籍受访者高出8.7个、6.7个百分点。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2023年工作报告
 大家的家·北京阜外城心社区启幕
 《中国老年旅游发展报告(2023)》在…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赴陕西调研
 推动设计赋能 助力产业发展 中国老龄产…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组织动员会员单位支援灾…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和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向…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民政部
中国老年旅游网
中国离退休网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
中国老教授协会
人过五十网
央视喜乐乐
中国老年学学会
中国老年宜居养生网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